在2023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中金公司研究部交通运输及物流行业联席首席分析师冯启斌带来了《新市场环境下,资本市场如何看待跨境电商出口物流?》的主题分享:
站在资本市场的角度,我们一般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待出口物流行业,包括基本需求情况、供给情况、商业模式以及商业模式能否持续稳定地产生利润并带来更长期的发展和更高的估值等。
那么,当前,跨境电商出口物流面临怎样的市场变化?在总量、结构上面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
跨境电商物流市场:需求端
跨境电商出口金额从2012年的0.3万亿美元增长到2022年的1.77万亿美元,10年间将近翻了6倍,并且跨境电商出口金额在整个传统贸易出口金额的占比也在逐渐增高,但是跨境电商出口增速正在回落。
从2018年1月-2023年1月美国零售库存季调情况来看,2023年Q1美国批零库存仍处于历史高位,去库存的压力仍然存在。因此,我们认为需求端的增速正在回归到正常水平。
从结构上来看,新平台迅速崛起,中国品牌及平台的影响力提升。2022年11月-12月的购物旺季的数据显示,在美国前15大电商平台中,TEMU和TIKTOK的访客量增速是非常快的。
另外,抖音的促销日浏览量和SHEIN的GMV在2019年-2022年也是呈现几何级增长。所以在需求端结构上,我们看到中国品牌和平台的影响力正在提升。
跨境电商物流市场:供给端
供给端的情况主要可以从企业数量、运营前端的运力、仓库情况、格局变化等几个角度来看近几年的变化。
企业数量方面,2017年-2021年,跨境电商物流的企业数量高速增长,到了2022年逐渐回落。
融资金额也是如此,从2019年50多亿的融资额,逐渐减少到2022年只有几个亿的融资额。所以,整个资本市场方面是降温的,企业的数量逐渐回归到正常的水平。
运力干线方面,5月TAC上海浦东出口空运运价指数同比下降51%,环比下降16%,相较2019年同期上涨31%;5月SCFI综合指数同比下降76%,环比下降2%,相较2019年同期水平增长32%。
空海运运价整体相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但相比2019年(疫情前)仍处于较高水平。未来,随着国际客机腹舱运力的开放和新的运力下放以后,疫后的空海运力的供给修复,干线成本下行,跨境物流可能会产生一定压力。
海外仓方面,将2023年3月的数据同比2022年3月的数据来看,部分FBA需求外溢至第三方海外仓和其他电商平台海外仓的意愿越来越强烈,这说明前端商流的变化是百花齐放的。
从仓库的面积以及运营上来看,中大型仓库的占比在提升,并且单仓发货的件数在增加,仓库运营更加偏向差异化和精细化的水平。
同时,特种仓库的使用也在逐渐增加,例如冷链、3C、特种危化品的仓库等。因此,在海外仓上,单仓面积显著提升,运营呈现差异化、精细化的趋势。
行业集中度方面,如果与快递行业、快运行业相比的话,中国的跨境电商物流行业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
快递行业和快运行业形成的规模效应所带来的行业集中度提升是一个非常快的过程,但是从目前的跨境电商出口的物流市场结构来看,跨境电商物流行业集中度还是比较低的。
这也是因为前端商流在总量和结构上面还有很多变化,包括新的品牌和品类变化等,这导致后端的物流服务也会产生变化。
因此,跨境电商物流的整体格局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在前端商流变化还没有稳定下来的前提下,后端物流的变化也不会很快稳定下来。
总结一下,需求方面,整体跨境电商B2C出口增速较疫情期间回落,进入稳定发展常态化阶段,商流平台呈现多样性,一超多强,独立站、直播电商出海百花齐放,中国的品牌、平台、品类等都得到很大的发展;
供给方面,干线运力供给趋于宽松,空海运价或有承压,模式上,物流将更加紧密地服务于商流,并伴随商流需求出现很多新的模式,无论是在前端揽收、干线运输,还是末端派送、海外仓库,都有很多差异化,不过跨境电商物流企业集中度有待提升。
跨境电商物流模式探讨对于资本市场而言,哪类跨境电商物流出口公司会更具有吸引力?
模式1:商流物流一体化模式
简单来说就是自建物流或类似于自建物流的模式。
由于前端商流变化实际上还不成熟,因此对物流的要求自然而然会更多样化。并且,中国出口物流中的很多节点打通要求也较高。
综合主流跨境平台的数据,物流企业在出口电商物流的能力上是否能够获得稳定的货源,可能是资本市场关注的一个点。
模式2:全服务型货代模式
货代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目前很多在某一领域的货代公司在逐渐朝上游,或者前后端延伸自己的能力,尽可能打通跨境物流链条上的各个环节。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国际性公司从最初单一的公路或铁路的货代公司,逐渐朝水平一体化或垂直一体化发展,继而保障能够跟客户有更强的溢价,并且相对来说能够保持利润的稳定性。
在外部不确定性的前提之下,未来供应链、离岸、近岸等还存在犹未可知的变化,物流企业如何在整个跨境链条中拥有更强的话语权?
因此,全服务型货代模式开始在货代公司出现,中国的很多货代公司,例如中外运、华贸物流等都在朝这个方向去走。但这个转变的过程要求会比较高,因为企业能否从这个节点转向另一个节点,能否设法将链条上的各个节点都打通,不仅涉及资产问题,还会涉及到信息化水平等问题。
模式3:干线运力商转型模式
这种模式特别出现在航空货运领域,例如三大航的航空货运公司等。从整个跨境物流链条来看,头程干线在收入占比里是比较高的,并且在外部环境发生比较大的变化时,头程干线的线路优势和运力优势是非常明显的。这也是前些年许多干线公司财报利润非常好的原因。
干线运力商转型实际上是在特定的时间内让企业感知到干线的价值,并且想办法往前后端去拓展。
这类企业转型可能会开发新的直营客户、开发新的线路,可能会尝试从某些线路的干线运营商角色转变为全链路运营,但也可能会与他人合作处理大部分线路,但无论如何,这类企业都会去尝试将自己最具优势的线路逐渐变成自己完全掌握。
总结一下,目前这三种模式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第一种商流物流一体化模式,更靠近货源;第二种全服务型货代模式,目前中国的很多企业都在朝这个方向发展,特别是一些具备资源的企业;第三种干线运力商转型模式,这类企业首先抓住自己相对优势的线路,并逐渐拓展前后端的能力。
总体来看,由于前端的商流还是处于百花齐放的阶段,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所以,我们认为货源、效率、物流的稳定性以及企业投入所带来的能力壁垒将是未来资本市场关注的重点。